国内文旅数字展馆创意营造特质与案例盘点

2022-11-18 580

数字文化体验馆是一种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将公共文化和信息科技相结合,处理群众文化资源、提供全民艺术普及服务、管理文化馆业务的数字化服务系统和互动体验空间。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产业创新的重要引擎,文化产业、文化公共服务向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现数字化、智慧化与文化全面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数字文化体验中心(馆)”成为对接国家文化大数据工程落地、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最佳手段。


01 文旅数字展馆的现状

近年来,数字展馆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展览形式。这些展馆旨在以数字格式展示展品,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和互动体验。数字展馆的特点在于它们使用尖端技术来展示展品。游客可以在大屏幕上查看展品,在触摸屏和传感器上与展品进行交互,甚至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技术更加沉浸地探索展品。数字展馆通常被设计为可定制和灵活,允许展品轻松快速地更新或更换。

数字展馆的设计和建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种专业人员的合作,包括建筑师、工程师和数字设计师。第一步是确定展览主题和内容,然后设计展览空间并确定所需的设备和技术。数字展馆必须被设计为用户友好和易于访问,同时为展品提供安全的环境。数字展馆可以应用于广泛的领域,包括博物馆、艺术画廊和商业展览等。与传统展览形式相比,它们提供了许多优势,如减少运输和存储展品的成本,以及展示那些可能太脆弱或太有价值无法在传统展览中展示的展品。

数字展馆的一个关键优势在于通过互动展品吸引游客,游客可以触摸和操作展品,深入了解展品,甚至可以为展品贡献自己的内容或反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意和沉浸式的数字展馆,推动展览的可能性。无论是博物馆游客、艺术爱好者还是对最新技术感到好奇,参观数字展馆都将带来难忘的体验。


02 文旅数字展馆的特点

(一)交互特性 

交互特性主要的体现在全方位人性化方面,人性化突出了观众的个性化选择,参观者可以根据参观需求来自主的选择不同的参观路线和参观的方式。当参观者们进入了展示空间后,根据展示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和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参观内容,不再是被动接受展览的信息,而是主动去探索展览的信息。如果是在虚拟信息空间参观,参观者发挥个人空间想象力的范围无限扩大,参观者可多方位、多视角的参观展览,而且每次的参观感受也都是不一样的,由此充分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激发观众参观的兴趣。

(二)感受特性 

数字化的展览能够帮助实现观众各感官的全程参与,让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虚拟仿真的环境里,观众不仅能够体会从听觉和视觉上感受展示信息,而且还能从嗅觉和触觉上来感受不同展品信息的刺激。将观众置身在全方位的仿真环境里,让观众感受到真实展示的空间。

(三)想象特性 

数字技术的展示与应用方面更加体现了心理学的作用。数字展示的环境信息空间多为虚拟立体的空间,虚拟空间突破了真实空间的限制,使空间表现力更加丰富、更自由、更具想象力。这样观众在参观时可以将感受信息实时反馈给展览,展览和观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具有真实性,观众情感也能够被及时反映,展览就能及时调整展示方式,使其适应观众的个性化需求。


03 文旅数字展馆案例盘点

(一)北京首钢一号熔炉云XR项目 

1.jpg


始建于1919年的首钢园位于北京永定河畔、长安街西延长线上,2010年12月全面停产后,昔日粗犷的筒仓、高炉、冷却塔等极具工业风和后现代感的异形建筑,经过利旧改造,融合了现代展示和艺术元素,已经成为首都新地标,被称为“世界四大工业遗址”之一。“当红齐天首钢一号熔炉5G云XR项目”即置身于首钢园一号高炉内。


在这座高逾80米、容积超2500立方米的巨型建筑中,有数十款大型XR交互体验项目。设计者规划了VR电竞、虚拟现实博物馆、沉浸式剧场、冬奥项目体验中心、特色商品购物、未来光影互动餐厅以及全息酒吧等特色区域。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技术的应用,让首钢园成为全球首个将XR技术和百年工业遗存融合的国际文化科技乐园。


该项目采用多种领先算法、自研设备,为玩家带来优质的互动体验。部署了最新的“5G VR边缘计算解决方案”,体感类载具采用领先的washout运动算法及自主研发的XDOF平台,5G云VR竞技业务摆脱线缆束缚,整体优化了用户体验;服务器云化部署节省了成本,总体效率提升了120%,能耗降低40%,成本降低45%。


3.png

▲图片:瞭仓艺术馆丨来源:北京生活圈


4.png

▲图片:瞭仓艺术馆丨来源:北京生活圈


(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5.jpg

▲图片: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丨来源:网络


6.png

▲图片: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丨来源:网络


“苏色生活馆”以时间节气为主题,以色彩物像为内容,演绎二十四节气之下动态的苏州生活美学,形成以苏州传统民俗文化生活美学为色彩提取依据的叙事内容,并通过全方位LED屏营造沉浸式的数智化色彩通感空间。


二十四节气的每一刻都蕴藏苏州人洞察天地的收获,蕴含着生存智慧、生活哲学和生活美学,在此过程中,积累下苏博IP系列艺术品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互联”体系,开辟国内博物馆数字化新模式。


在运营模式上秉持可持续原则,对博物馆场景进行全面的数智化革新:全面围合式的沉浸数字场景,搭配以世界前沿的中台播控系统作技术支持。这个实时渲染、虚实相生的色彩空间旨在实现展示内容的常换常新、自我造血,开创万物互联之下的5G数字博物馆时代。


苏色生活可视化空间位于苏州博物馆西馆B1层,展厅共分为“苏色生活”主题数字展、影音空间、衍生空间三个板块。展厅整体分为外廊、内庭、天花三个板块,分别呈现一节气、一季节、一昼夜下的苏州生活。


外廊空间以“苏色生活”为主题,苏州传统民俗文化生活美学为色彩提取依据,led屏为展示媒介,打造沉浸式的数智化色彩通感空间场景。空间顶部设置日光模拟系统,营造一天24小时里的苏州生活。


从工业文明到数字社会,文化和旅游业的数字化进程从未停止,数字化正与资本、知识、创新等要素一起,激活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叠加催化产业新动能。自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文旅融合渐成高频热词。文化和����游的融合既有需求端消费升级的迫切需要和坚实基础,也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当游客需求从欣赏美丽风景转向共享美好生活时,那些以山水景观为代表的传统旅游资源、以非遗文博为代表的文化资源,要么有待焕新激活,要么有待转化为可消费、可体验的产品。科技、教育、资本、时尚等新元素的注入,正如叠加催化剂一般与这些基础资源发生化学反应,为文旅产业从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了全新动能。以数字化为代表的科技力量的深度渗透与创新变革始终贯穿于产业发展,数字文旅也自然成为业界热词。